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美容医学》 > 2007年第6期
编号:11507436
下睑眼袋矫治的术式选择与应用体会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7年6月1日 《中国美容医学》 2007年第6期
     我院自1998年~2004年8月行下睑眼袋矫治术520例,男性182例,女性338例,年龄25~68岁,其中70%为40~58岁者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:睑袋矫正不彻底5例;切口瘢痕不平整,6个月后仍较明显者4例;皮下瘀血短期不吸收,在局部形成结节者8例;睑外翻、睑球分离1例;下睑塌陷1例;共19例,为手术总数的3.6%。睑袋矫正不足、效果不理想,半年内不同程度复发者26例,占就医者总数的5%。自2002年以来,我们根据下睑眼袋的类型不同,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予以矫治,并发症有所降低,尤其是防止近期内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,其体会如下。

    1 下睑眼袋的临床分型

    1.1 皮肤松弛型:临床表现以下眼睑皮肤无弹性、松弛,并形成很多皮肤皱纹,同时伴有眼轮匝肌松弛,但无眶脂肪突出移位。

    1.2 眶内脂肪脱垂型:主要由于眼睑皮肤、眼轮匝肌、眶隔膜松弛无力,使眶内脂肪移位、脱垂,在下睑造成向外膨出或袋状形态。年轻人也可存在,随年龄增大,眶隔松弛状况加重。

    1.3 眼轮匝肌肥厚型(特殊型):实为假性睑袋,因下睑缘下眼轮匝肌肥厚造成,隆起范围限于睑板,均匀一致,高于真性下睑眼袋所在部位。常见于年轻人,多发生于经常微笑或习惯性眯眼者。

    1.4 混合型:指兼有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者,临床上罕见三种类型同时存在。随年龄增长,混合型下睑眼袋逐渐增多。

    2 下睑眼袋处理原则及术式选择

    2.1 下睑眼袋处理原则:依据下睑眼袋形成机制和解剖形态学特征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483 字符